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职教热点
新职业训练体系带动内地职校发展
  发布时间:2012/12/4    阅读:10151
    没有好的技能工人,就不会有高品质的产品。这对于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龙岗区乃至深圳市而言,感受从未如此迫切。 
  龙岗区此前的一项企业调查发现,两年前,辖区内一家知名的高科技企业因担心龙岗技能人才不足以支撑企业转型升级,几次试图将相关产业链转移至高等教育资源更丰富、人力资源更为充足的内地某城市。如果该企业部分产业链内迁,不仅意味着龙岗区乃至深圳每年会损失大笔财政收入,而且还可能形成一种意想不到的行业导向。 
  深圳群达模具有限公司人事主管柯兆桂说:“最近几年,困扰我们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技能人才短缺。我们通过龙岗职业训练中心提前半年或一年给职业训练基地下订单,到了规定时间,职业训练基地直接将培训合格的人才批量输送至企业,既解决了企业人才需求的困难,又使我们在人才配置上更具有前瞻性和计划性,提高了企业人才的匹配精度。这几年,输送到我们这里的几十名技工都成了技术骨干。” 
  “经过3年与这些企业的磨合,企业需要的大批技能人才如今基本都能就地解决,这也相当于给企业吃了颗定心丸。”龙岗职业训练中心主任吴金光说,“虽然进行独立的职业训练体系改革试验,其初衷更多地是想从社会管理、服务方式创新的角度,通过‘软环境’构建来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但客观上带动的不只是产业转型,还带动了内地职业院校的发展。” 
  一直以来,教育界专家认为,职业教育有3个明显短板:一是办学条件和办学基础弱,尤其是学生实践技能训练条件严重滞后;二是资源分散且综合利用效率不高;三是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政府、企业联系不够紧密。要加长这3个短板,就需要在体制上进行创新。 
  然而,现实中,办职业教育,建设校内仿真、模拟或完全等同于工作现场实际的实训基地,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这对大多数职业院校来说,既显得力不从心,又存在资源利用率不高、重复建设之嫌。 
  对于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诸多发展瓶颈,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执行院长沈时仁分析说,职业院校因有实训场地、设备等方面的投资,办学成本普遍高于普通高校,而一些地区的职业院校生均财政拨款低于普通本科,导致有的职业院校只能通过增加教师工作量来节省办学成本。同时,因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相适应、实训基地建设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相适应、师资队伍不能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等原因,一些地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通道尚未完全打通,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通道尚未完全打通。 
  事实上,对于众多长期关注教育教学、缺乏足够行政协调力的职业院校来说,及时跟踪并把握企业、产业需求,对接和协调校企间的合作,一直是其弱势。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负责人说,借助与龙岗职业训练中心这样一个政府平台的合作,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岗位适应力大大提高,促进了学生对口就业和匹配就业,而且较好地解决了院校教材与企业技术实际脱节、训练与企业岗位工艺技术脱节、教学培训设备与企业生产设备脱节三大传统难题。这几年的合作给学校带来的直接变化,是促进了职业教育和培训满足企业技术发展和实际岗位需求,实现了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经营的无缝对接。同时,也给内地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安置带来了崭新机会和广阔舞台。 
  深圳市社科院社会发展所所长、教授杨立勋认为,职业训练是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平台,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平台。龙岗职业训练中心作为职教改革的新生事物,其基地运营模式,充分体现了政府主导建设、部门统筹监管、社会力量参与的特点,对于深圳乃至全国的职业训练和职业教育体制具有重要的样本意义。 
  但是,作为一种职业教育体系的改革试验,“龙岗模式”还面临许多现实挑战。今后,在强化政府主导的同时,如何发挥各方积极性,如何进一步扩大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关于这些,龙岗区职业训练中心仍在继续探索。 
  每个学生完成集训后,还要接受实践操作技能考核,考核合格了,才能被输送到企业。也就是说,训练基地就像一个技能孵化器,学生进入基地集训后,出来时实际上已经变成了一个熟练工人—— 
    该文章摘自“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http://www.cvae.com.cn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